持續創新,共創共享

有的小伙伴,能根據沉降比變化,輕松判斷污泥狀態和處理效果,進而調整后續工藝;可有的小伙伴,只會做實驗不會分析,最后只能舉著量筒拍張照。
但不管怎樣,大家都清楚污泥沉降比(SV)是分析污泥性狀乃至整個系統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。對于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廠來說,通過沉降比了解活性污泥狀態,并采取相應調整措施,是水廠日常運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。
01 沉降比如何影響溶解氧
一般情況下,沉降比小的話,溶解氧會增多;反之,溶解氧就會減少。這是因為沉降比小,意味著微生物數量少,消耗的溶解氧自然就少,剩余的溶解氧就多;沉降比大,微生物數量多,溶解氧消耗量大,剩余的就少。
如果污泥沉降 30 分鐘后呈層狀上浮,說明活性污泥氧化能力比較強,氨氮發生硝化反應后還原成了氮氣,帶著污泥浮了起來。這種情況,減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或者降低曝氣就能解決。
02 沉降比間接反映污泥沉淀性能
沉降比和污泥指數、污泥濃度關系密切,有個計算公式:SVI=SV30/MLSS。
工藝運行時,要是生化池的進水量、有機負荷、剩余污泥排放量這些條件都比較穩定,污泥沉降比也會很穩定,不會突然變化,污泥指數也保持穩定。這時候沉降比和活性污泥濃度成正比,活性污泥處于生長周期的穩定期。
可一旦進水水質、溫度、pH 值或者其他運行條件突然改變,生化池污泥的沉降性能就會明顯下降,污泥指數上升,出水變得渾濁,污泥濃度也會慢慢降低。這時候,沉降比就能作為分析工況變化的依據,以及調整工藝讓系統恢復的指示信號。
通常來說,SVI 小于 100,說明污泥沉降性能不錯,活性污泥處于對數生長期或穩定期;SVI 在 100 到 150 之間,污泥沉降性能變差,處于內源呼吸期或衰退期;SVI 大于 150,就意味著污泥負荷過高,或者發生了污泥膨脹。
03 利用沉降比調整處理工藝
從沉降比能看出,活性污泥會有正常、過生、老化、腐化這幾種狀態,咱們可以根據 30 分鐘沉降比的變化來調整處理工藝。
正常的污泥是褐黃色的,還有點土腥味,前 5 分鐘沉降比能達到 50% 以上,沒有顆粒,上層清液透明,泥水分離得很清楚,里面還有少許鐘蟲、線蟲、輪蟲之類的生物;
過生的活性污泥,深層清液不透明,變得渾濁,這時候得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;
老化的污泥,量筒里的泥水分界界面不平整,有很多懸浮的污泥顆粒,里面的微生物主要是后生動物;
腐化的污泥顏色發黑,污泥濃度也升高了,這時候需要增加溶解氧。
04 根據沉降比判斷設備運行情況
通過沉降比數據,還能判斷設備運行得好不好。要是沉降比大幅下降,大概率是設備出了故障,比如二沉池刮泥機壞了、排泥堰門堵了、潛水攪拌器停了、外回流泵出問題了,或者生物池二沉池的放空管沒關,這些都能通過測定 SV30 反推出來。
05 從沉降比看污泥處理效果
不同的沉降比,污水處理效果差別可大了。
沉降比在 5% 到 50% 之間時,污水處理效果最好;超過 50% 的話,處理效果會直線下降;不足 10% 的話,污泥發育不好,甚至不達標;在 10% 到 50% 之間,污泥成熟,沉淀效果不錯。要是想節約能源、降低曝氣池的鼓風量,把沉降比控制在 15% 到 30% 之間就行。
06 沉降比助力預防污泥膨脹
沉降比在保證曝氣池穩定運行、預防污泥膨脹方面也很重要。如果污泥濃度比較低,絲狀菌就會大量繁殖,影響泥水分離。實際操作中,咱們要結合季節特點、沉降比數據以及微生物鏡檢情況,避免出現污泥膨脹問題。畢竟運行過程中水質波動大,只有根據水質變化把控好運行參數,才能保證污水處理效果。
07 用沉降比計算系統回流污泥量
有個計算回流污泥量的公式:Q_R=(Q×SV30)/(1000-V_SV30)。公式里,Q_R 是回流流量,SV30 是曝氣池內 30 分鐘的沉降比,V_SV30 是曝氣池內混合液在 1000 毫升量筒里沉降 30 分鐘后的污泥體積。
雖然用沉降比算回流污泥量更簡單,但實際應用中,大家通常還是用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和沉淀池的濃度來計算。因為工藝出現異常時,沉降比和污泥濃度就沒有線性關系了,用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也不夠精準。
總的來說,對于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處理廠,專業的運行管理人員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實踐角度,測定污泥沉降比都是指導工藝運行的重要方法。它操作簡單、成本低,還能讓管理人員隨時掌握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和質量情況,進而把控整個工藝的運行參數。確定一個穩定的污泥沉降比值,就能有效控制污水處理效果,保證出水水質。

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
詳細咨詢
聯系綠豐環保
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
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!
地址: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
15343739724